【奋进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创业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0/0)
融媒体记者 彭新华
“她是个非常执着顽强的人,曾经背东西背到吐血!”鹤峰集优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平仲向记者介绍。
张平仲口中的“她”叫夏秀珍,一位58岁的农村妇女, 2015年开始自主创业,凭借着敢闯敢拼的勇气和担当闯出了一番事业。
艰难试炼终成金
夏秀珍是鹤峰县太平镇三岔口村人,以前的三岔口村是鹤峰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路不通,交通十分不便,村里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
2015年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和鹤峰县农业局结对帮扶该村,帮扶人员宣传政策,提供发展思路,鼓励村民发展产业。
夏秀珍便起了养鸡的心思,这并非她第一次养鸡。夏秀珍和丈夫打工回来后,就曾购买过七万块的鸡苗,准备发展养鸡产业,只是由于没技术没经验,鸡苗大量死亡,最后仅剩下30只鸡苗,夏秀珍心灰意冷,将剩下的鸡苗送给了自家小妹。
养鸡失败后,夏秀珍和丈夫就一直在家务农,直到帮扶单位进村,让夏秀珍重拾了养鸡的信心。
“通过从失败中积累的经验,咨询专业机构,慢慢摸索出了一套养鸡方法,现在我从没给鸡子买过药,都是从山里挖出人能喝的中草药,然后熬给鸡子喝。”说起重新养鸡的经历,夏秀珍感叹。
以前,夏秀珍喂养自家鸡子的口粮,都是从市面上买的玉米,全靠她自己背回家,每到下雨天,家门口河水涨了就得绕路。
“吐血是太过劳累导致的,当时还去了医院。”夏秀珍叹息。
经历过艰难的磨砺,坚强的夏秀珍从以前跌倒的地方站了起来,养鸡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借着产业局发展中蜂的东风,夏秀珍乘势报培训班,还养起了中蜂,并于2015年光荣脱贫。
脱贫致富带头人
2016年,夏秀珍成立鹤峰县凯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成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之一。
凯利生态种养合作社社员有5名,合作社主要经营土鸡、蜂蜜和生猪。
去年,夏秀珍将鸡苗让社员何青川负责管理,何青川发展了2100多只鸡苗,并向北佳白猿村销售了500多只鸡苗,成果颇丰。
“以前三岔村的土鸡售价20元一只,但是没人买,村里的养鸡场都拆了,现在,夏秀珍把土鸡卖到了30元一斤,而且购买前还需要预定。除了土鸡,我自己还养着生猪,按照现在的行情,步入小康生活不成问题。”社员何青川充满干劲的说道。
2017年,夏秀珍养蜂带动了12户村民,带动了16户村民养鸡。 2018年带动户数减少,养鸡数却有所增加。其中,何青川养的鸡苗数最多;2018年夏秀珍总共养了160群中蜂,其中,帮贫困户代养96群,到了冬天,又向各农户分散下去。
2017年夏秀珍以“回收卖不出的鸡子”的方式帮助养鸡村民卖鸡,没想到村民的鸡子早就被一抢而空,行情大好,2018年她又以“买100只鸡苗,送5只鸡苗”的方式帮助有意愿养鸡的村民。
踏实学习促发展
“顶部必须防雨、防光污染”
“底部必须镂空,利于粪便收集”
“四周必须通风”
……
这些都是关于土鸡养殖的知识点,2018年夏天,夏秀珍参加了鹤峰县人才办、县产业办主办,集优公司承办的产业技术人才5125培训,58岁的夏秀珍将这些培训知识全都记在了脑子里。
也许是因为吃过缺少技术的亏,夏秀珍格外注重培训学习,2018年夏天,夏秀珍和丈夫参加了鹤峰县创新创业人才超市在集优农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就业技能培训,学习专业养殖技术,并与合作社成员赴杭州参加培训。
“培训平台可以促进认识交流,打通信息渠道,他们在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可以依葫芦画瓢,套路一样,模式现成。参加培训后,这边的理念、想法可以让人少走弯路。”张平仲说道。
在集优培训同时,夏秀珍发现电商“土家购”平台在找土豆供应商,夏秀珍想着村里每年土豆多到吃不完,又卖不出去,很多都倒进了河里。于是第一个主动找他们商谈,最终顺利在三岔大果坪挂牌,收购当地土豆。
“以前我们的土豆0.5元一斤也没人买,现在收购价低于1元一斤的话,我们都没人卖嘞!”一旁村民笑着说道。
说到培训的收获,夏秀珍深有感触:“培训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得到了许多机会,这次通过平台加入养鸡协会,协会帮我们打开外面的门路,给我们把合同签回来了,我们这边只要负责带动养鸡。”
如今,夏秀珍的日子越过越好,她并表示在新的一年,将多和老百姓签协议,多发展产业,希望带动更多人一起过上好生活。
热门排行:
- 追梦新时代 合奏新乐章2019-02-04
- 王小平: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动当前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2018-12-03
- 以茶筑梦 亮出高颜值 美出新气质2018-11-23
- 人大代表刘万红:引领绿色崛起 建设旅游名乡2019-01-12
推荐阅读:
- 压紧压实抓基层党建政治责任 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019-02-15
- 农村新报:鹤峰唐家铺的青春之歌2019-02-15
- 春节前夕 他永远的倒在了扶贫路上2019-02-15
- 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2019-02-15